跨國貿易變成巨額債務
“不知道這些債我這輩子能不能還完”
去年12月,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通過招標向山東臨沂蘭陵縣蒜農收購大蒜2200噸。大蒜在發貨前,整體備貨流程均有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專職人員在場監督檢查,并在韓國方面驗貨合格之后方才裝箱發貨。但貨物到達韓國釜山港口后被韓國農管所認定為質量不合格,韓國方面要求貨物全部返送回中國。
這次貿易前期幾乎所有費用都由蒜農承擔,這給集資促成此次貿易的山東蒜農造成巨大經濟損失。原本平均年入7、8萬,在農村過著小康生活的蒜農,一夜之間負債上百萬。“不知道我這輩子能不能還得完。”蒜農張則營說。
幾位蒜農都是土生土長的蘭陵縣人,蘭陵縣是大蒜種植基地,幾乎家家戶戶依靠種植和買賣大蒜生活。蒜農任強說,自己上學到小學二年級就輟學了,輟學后就騎著自行車,車上用麻袋裝著大蒜,走村串巷去販蒜。從十二三歲一直干到十七歲左右,之后跟著別人進城去打工。二十歲出頭,本著“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”的想法,又回到村里做大蒜生意,依靠大蒜賺錢娶了老婆,生養了兩個孩子,到現在,已經做了20多年大蒜生意了。“這么多年,從來沒遇到這么大的坎,以前做生意賠錢了,手里還能有點本錢繼續做生意賺錢,把資金周轉起來,這次手里一點錢也沒有了,也沒人愿意再借錢給我們了,銀行也不貸款給我們,我們的出路斷了。”
這位山東漢子說著說著就抹起了眼淚:“太心寒了,沒辦法了。”他說,父母在農村老家,為了給自己省錢,能少吃一頓飯就少吃一頓,自己勸也沒用。這次帶著老婆孩子來北京,任強身上只帶了1600塊錢,除此之外,沒有其他余錢,花完了就去北京街頭找個活兒干,“苦力活兒臟活兒累活兒,我都能干。”看著任強抹眼淚,其他幾位山東漢子坐在旅館的小床上,都嘆著氣,用手一遍遍摸著臉,沉默不語。
王連全60多歲的父親坐在賓館的小床上照顧著不滿10歲的三個孫子,很少抬頭說話。王連全說,父親擔心自己在北京的情況,一定要跟著來,只好留母親一個人在家里,這幾天老家親戚打電話給自己,說母親生病去醫院了,“我母親她心情不好,心理壓力大,在家也不想吃飯,還要面對來家里催債的人,身子就扛不住了,她不讓親戚告訴我們她生病了,我親戚偷偷打電話告訴我們的。”王連全的父親在猶豫要不要回老家照看自己的老伴兒:“我兩邊都擔心,都放不下。”
上一頁 [1] [2] [3] [4] [5]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