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大蒜貿易網(
www.engineeredwovens.com)訊 近年來,民樂縣大力發展紫皮大蒜標準化種植及深加工,大蒜產業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。目前,種植大蒜面積已達5萬畝,畝產蒜薹250公斤,總產達1250萬公斤,畝產蒜頭1100公斤,總產達5500萬公斤,總產值達1.3億元。產品暢銷上海、廣州、新疆等十多個省區及韓國、美國等國家和香港地區。
民樂縣地處河西走廊中段,祁連山北麓。千百年來,肥沃的土壤,涓涓的祁連雪水,造就了紫皮大蒜獨特而優良的品質。據文獻和研究資料表明,大蒜在民樂縣已有150多年的栽培歷史,紫皮大蒜已成為民樂縣的主要經濟作物。民樂紫皮大蒜具有個大、瓣肥、肉厚、汁濃、辛辣、耐儲存等優良性狀。曾先后榮獲農業部“首屆農業博覽會”金獎和國內貿易部“中華老字號”產品稱號,享有“大蒜之王”的美稱,并在2009年成功申報成“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”,2013年民樂紫皮大蒜又入選了2013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。由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條件,民樂縣已成為全國最佳的大蒜產區之一。
在注重保護產品質量的同時,民樂紫皮大蒜目前已完成紫皮大蒜商標注冊,完成了無公害紫皮大蒜的產品認證工作,民樂紫皮大蒜已完全實現無公害標準化生產。在產品的深加工方面,民樂縣在引導企業投資建成年產600噸大蒜制品廠的基礎上,又多方引資建成年處理大蒜5萬噸的等級大蒜頭精選加工大蒜產品生產線。該公司不斷強化質量品牌意識,完善科技研發體系,改進加工工藝流程,加快產品研制開發,生產的大蒜系列產品已遠銷到蘭州、長沙、廣州、深圳、重慶等地,出口到日本、越南、新加坡等地區。加工企業與農戶之間“風險共擔,利益共享”的產業化經營關系更加密切,初步實現了千家萬戶的小生產和瞬息萬變的大市場之間的有效對接。大蒜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戶參與最多,利益連接最緊密的產業。
(來源:甘肅日報) 【原題目:民樂縣紫皮蒜撐起扶貧大產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