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大蒜貿易網(
www.engineeredwovens.com)訊 什邡市湔氐鎮大蒜種植歷史悠久,是該鎮三大特色產業之一,是村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,種植面積時常保持在13000余畝左右。今年,湔氐鎮大蒜種植面積達到了15000畝。但是,大蒜長苗后卻生了“怪病”,這讓蒜農們一籌莫展。
蒜苗“越長越矮”還爛根如何治病?
湔氐鎮的大蒜一般每年8月下旬下種,到12月就可收蒜苗,來年3月收蒜薹,到了4月下旬,大蒜也就出來了。近日,太樂村卻出現了患病的大蒜,明顯比正常生長的大蒜矮了一大截,而且蒜葉的梢頭已經枯黃,拔出蒜頭來看,蒜頭雖不小,但根卻是壞的。太樂村11組的蒜農陳興華表示,他家種了兩畝田的大蒜全部生病死了,而奇怪的是,大家都是一樣的方法種植,而旁邊就隔著田坎的,蒜農潘維英田里的蒜苗卻長勢良好。經調查發現有的整塊田的蒜苗都病死了;有的蒜地里一半蒜苗生病,一半長勢良好;有的蒜田里則好的壞的混雜在一起;而有的田里卻綠油油的一片……
“一畝地要產一千斤左右的蒜薹,近千斤的大蒜。按照昨年的行情來算,今年損失慘重啊!”陳興華感嘆道,“種了30多年蒜了,以前也出現過這種情況,但畢竟是少數,沒想到今年‘全軍覆沒’了,不知道是藥物、肥料、土地,還是氣候的問題,希望有人能給我們支支招!”陳興華望著田里的病蒜不知如何是好。
重茬造成死苗爛根 專家建議實行輪作
對此,當地的大蒜種植協會會長劉明旭表示,這種死苗爛根的現象主要是重茬造成的,而重茬由很多原因引起,由于湔氐鎮種蒜的歷史比較久,尤其這幾年經濟價值可觀,蒜農連年栽培;另外,大蒜對土壤的要求比較嚴格,特別某種微量元素、有機質的缺乏后,就會嚴重影響大蒜的產量和品質;第三種原因就是種子自身帶毒。
早在去年,他就發現了這個問題,然而,種子脫毒、施肥、土壤改良等方面都需要采取新的技術,怎樣找出一種每年都可以種植大蒜的方法呢?隨后協會便一直在跟蹤調查,邀請農業方面的專家一起研究、實驗。值得高興的是,今年,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績,效果比較明顯,協會計劃明年在湔氐鎮種蒜的每個村選出幾塊死苗比較嚴重的田,從栽水稻就開始進行跟蹤實驗,實驗成功后就可以大面積的推廣。
劉明旭調查發現,今年湔氐全鎮大約有20%以上的大蒜出現了同一種病情,各家蒜農田里的大蒜都不同程度的死苗。他建議今年田里的蒜苗已經死了的農戶,可以補種馬鈴薯一類的作物,一方面吸收土壤的重金屬,一方面可以增加點收入,減少損失。明年如果再種蒜,可以考慮換種,但是,這種田最好的辦法是實行輪作,可以種小麥、油菜等。
(來源:四川日報) 【原題目:什邡新種大蒜越長越矮還爛根 蒜農面對怪病發愁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