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洋蔥早期出現價位高開低走現象,去年總的來說較往年畝均產量下降,造成減產原因:1、洋蔥缺苗,洋蔥成熟后雖然個大但沒有產量,2、后期病害嚴重,在洋蔥成熟前期灰霉病大面積爆發造成洋蔥減產,六月份洋蔥價格出地價一度上漲為0.45元,早期在0.6元以上,蔥商爭相儲存,造成庫內產品積壓,在價格不明朗的情況下集中拋售,造成儲存商損失慘重,洋蔥采摘后期價格出現波動下滑,分析原因:1、對洋蔥種植面積缺乏實地調研,預估計不足。2、儲存商資金困擾,市場沒有形成壟斷。3、市場吞吐量供大于求。4、有果斷出手,造成大量種植戶后期不得不低價出售。
綜合種植戶有惜售心理,前期0.4元后期在價格下滑的情況下,種植戶沒以上原因:
2018年部分早期出售洋蔥的種植戶有盈利,但盈利種植戶規模較小,針對這一部分有盈利的種植戶2019年會繼續種植,反之后期惜售的種植戶則損失慘重,由于前兩年鮮洋蔥都是在低價位徘徊,加之一般種植戶人群量大,連續虧損資金短缺,喪失信心,這一部分種植戶不會再大規模種植洋蔥,甚至不再種植洋蔥。綜合研判2019年種植規模會縮小,以XX縣為例去年種植面積4000畝,今年經過統計,并實地查看規模縮小55%以上,其他地區也出現類似情況,主產區種植規模有的保持原狀,有的略有擴大,總體規模較去年縮小,但去年儲存商出現虧損,今年會謹慎出手,預估計鮮洋蔥早期價位應在0.6元至0.8元之間,集中上市價位應在0.35元至0.5元之間,后期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價格應該在0.7元以上(冷庫價應該高于0.7元)。
聲明:以上只是個人觀點,與公司平臺無關!如不經本人同意不得轉載!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諒解!!!
作者:雨后清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