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石于蒜都金鄉
2018年7月11日(周三)
從大蒜九層干到全干至今,蒜價走勢一路顛簸震蕩,經過一月有余的運行,期間雖有短暫的調整和修復,但就沒有出現一波像樣的行情,不管是看好后市的拉動還是老蒜持有者的托底,呈現的只是窄幅沉浮性或漲或掉,蒜農普遍嘗到了雞肋行情的滋味,入儲商也是經歷了忐忑與迷茫。
說來話長,今年產新蒜運行到現在,啟初不瘟不火的交易旺季不旺的原因,在去年儲存商虧損慘重,全軍覆沒的背景下,面積增加,產量不減,庫蒜擠占新蒜消耗,庫蒜剩余等多重壓力造成人氣不渙散。采購方拿貨有老轉新的剛性需求,拉動了一波兩毛左右的反彈,行情弱中一震。自六月十三號行情轉彎下坡,直到七月三號在一波儲商集中進場的情況下,行情重新提振交易越來活躍,雖然交易量陡然提升,但價格仍是微微顫抖了幾下,行情仍沒有有效起色。經過長期磨價蒜農逐漸產生賣貨欲望,山祿市場本應出現貨量大增的場景,但由于馬路市場、魚山市場、馬廟市場貨量分流,交易有原來統一戰線,到目前的游擊戰,又到儲存商不到心理價位不收的持久戰,造成整體交易場面有型卻無大市,結果行價也是聽到鼓響沒有聽到啰音。
去年是所有參與大蒜儲存終生難忘的年份,今年大蒜又是注定傷農的一年,世上萬事萬物的運行都是有規律可尋的,其實大蒜價格的波動特征的本質規律就是供求關系使然,影響價格變化的核心就是供求。在任何時候,價格要漲、要跌或盤整,幅度有多大,速度有多快,都是漲的力量和跌的力量博弈、多抗、對沖之后的結果。市場絕大部分人,只是看到事物運行的表象,不去透徹的研究它的運行規律,少部分人從表象去總結規律,但得到的規律受一時的表象影響過多,并非是本質規律,只有極少數人能夠識別規律的本質,能夠看透徹所有表象和表象的變化。
最后強調,市場交易是供應的力量和需求的力量都無時無刻在相互博弈,在一個階段內,那方力量更大,那方就能推動價格往那方有利的方向發展。
話回到大蒜行情方面,進入七月中旬,大蒜價格走勢又出現回落,但每波段的反彈或回調都是溫水煮青蛙式的漲掉,其表現形勢都是不情不愿,持續時間都是呈現慢節拍,漲掉幅度都是不大,以上情況都是根基于買賣雙方心理戰,也就是上文所提的供應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博弈的結果。
淺薄分析:基于以上波段行情的往復回返,根據蒜農、蒜販、蒜商三方的心理的較量,現在正是賣貨和買貨雙方力量的膨脹期。大膽預測,如果七月九號蒜價是這波段價格分水嶺,自此是行情短時轉弱的時間點,那么七月十六七號也許又是一個價格的拐點,不管是反彈還是下滑,其幅度都不會有多大跨度。